010-82969220
解决方案

智能温室建设方案

                   

一、方案设计

   1.设计原理:

      根据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监测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出控制指令,控制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调整环境条件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实现精准化管理、节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智能温室大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自动化控制。

(1)温度控制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智能温室大棚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并通过控制器调整温度。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会自动打开通风口或喷水系统,以降低室温。当温度过低时,控制器会自动启动加热设备,以提高室温。

(2)湿度控制

      湿度对植物生长也有很大影响。智能温室大棚通过传感器监测湿度,并通过控制器调整湿度。当湿度过高时,控制器会自动打开通风口或启动除湿设备,以降低湿度。当湿度过低时,控制器会自动启动加湿设备,以提高湿度。

        (3)光照强度控制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智能温室大棚通过传感器监测光照强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灯光的亮度和时间。当光照强度不足时,控制器会自动打开灯光,以提高光照强度。

       (4)二氧化碳浓度控制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智能温室大棚通过传感器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不足时,控制器会自动启动二氧化碳补给系统,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2.决定因素:

(1)地形地貌: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对温室大棚的影响,如地势高低、坡度、水源等。

(2)气候条件: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温室大棚类型和材料。

(3)种植需求:需要根据种植需求,确定温室大棚的大小、高度、布局等。

(4)技术要求:需要根据现有技术水平,选择适用的智能设备和控制系统。

(5)经济效益:需要根据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二、材料准备

        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温室大棚骨架材料:包括钢管、钢板等。

2.温室大棚覆盖材料:包括塑料薄膜、防晒网、保温被等。

3.智能设备:包括温室大棚自动控制系统、环境监测设备、灌溉系统等。

4.其他辅助材料:包括连接件、螺丝等。

三、智能大棚系统的构成

智能温室可以实现精准化管理、节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智能信息采集传感器:用于实现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的监测、传输、接收,如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

2.智能视频监控:温室内外视频监控和安防。

3.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测采集的信息,对温室内集中控制设备,如遮阳网、通风口、风机、灌溉系统、等实现远程或手动控制。

4.智能温室平台管理:将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实时展示在控制界面上,方便用户查看和操作。

四、施工流程

       智能温室大棚的施工流程如下:

1. 大棚建设: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基施工、骨架组装、覆盖材料安装

         2. 智能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将智能设备进行安装,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3. 灌溉系统等硬件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将灌溉系统进行安装,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4. 自动控制系统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将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安装,并进行测试和调试。